了解胃癌,捍“胃”健康
时间:2024.06.03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地区,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占世界的一半左右。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单娟和护士程玲带来了相关介绍。

与胃癌高度相关的六大危险因素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一项关于我国胃癌情况的新研究,统计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六大危险因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可在人类胃内存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这种细菌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

2.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经血液循环到达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3.肥胖: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和胃黏膜受损,增加胃癌的风险。

4.糖尿病: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其次,高血糖和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受损,使患者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此外,糖尿病和胃癌之间也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和不健康饮食。

5.腌制食品:高盐饮食对胃黏膜会造成较强的刺激,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的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6.长期饮酒: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出血,酒精经常侵蚀胃病组织也会加重病变的可能。

胃癌如何预防?

1.少吃腌制、高盐、霉变、煎炸、烤、过烫、过冷的食物。

2.按时吃饭,多吃新鲜蔬果。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4.戒烟酒,避免大量抽烟、酗酒。

5.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使用公筷公勺,饭前便后严格洗手。

6.及时筛查,建议胃癌高危人群:45岁以上人群;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长期摄入高盐、腌制食品者;吸烟、重度饮酒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等,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建议45岁开始做一次胃镜。